近期,国际黄金市场呈现出强劲的上涨势头,成为全球投资者关注的焦点。截至2024年第三季度,伦敦金现货价已连续6个月保持上行趋势,累计涨幅达16.8%,成功突破2100美元/盎司的关键心理关口,创下了自2020年以来的新高。这一波行情不仅体现在国际市场,国内上海黄金交易所的Au9999品种也同步走高,年内涨幅接近14%。
从数据层面看,世界黄金协会发布的《2024年三季度黄金需求趋势报告》显示,全球黄金 ETF 持仓量较年初增长了8.2%,达到3210吨的历史高位;而实物黄金的需求同样旺盛,尤其是印度、中国等新兴市场的首饰消费和投资需求,分别同比增长了12%和9.5%。这种供需两旺的局面,为金价提供了坚实的支撑。
美元与黄金之间存在显著的负相关性,当美元走弱时,以美元计价的黄金价格往往随之上涨。近期,美元指数从105的高位回落至102附近,主要原因在于美国经济数据的疲软——二季度GDP增速仅为1.8%,远低于市场预期的2.2%;同时,美联储主席鲍威尔在杰克逊霍尔全球央行年会上释放了偏鸽派的信号,暗示未来降息的可能性增大,这进一步削弱了美元的吸引力。
尽管欧美央行通过加息手段试图抑制通胀,但核心通胀率仍维持在较高水平。例如,美国8月CPI同比上涨3.2%,欧元区8月调和CPI同比上涨2.9%,均高于央行设定的2%目标。在这种背景下,黄金的抗通胀属性再次凸显——历史上,每当通胀率超过3%且持续时间较长时,黄金价格通常会有显著上涨。
今年以来,地缘政治风险不断升级:中东地区的巴以冲突持续发酵,俄罗斯与乌克兰的战争进入胶着状态,中美贸易摩擦再度升温……这些事件引发了市场对全球经济稳定性的担忧。作为传统的避险资产,黄金因其稀缺性和稳定性,成为了投资者的“避风港”。数据显示,在地缘政治事件爆发后,黄金价格的日均波动率明显上升,且短期内往往会出现跳涨。
对于普通投资者而言,黄金更适合作为长期资产配置的一部分,而非短期投机工具。建议将黄金占投资组合的比例控制在5%-10%之间,既可以有效抵御通胀风险,又能平衡整体组合的波动性。具体来说,可以选择以下几种方式:
对于短期交易者而言,需要密切关注金价的技术面信号。目前,金价已经突破了布林带的上轨,RSI指标处于70以上的超买区域,这意味着短期内可能出现回调。因此,建议在金价回调至2050-2080美元/盎司区间时逢低买入,并设置止损位在2020美元/盎司附近,避免追高被套。
实物黄金的优势在于“看得见摸得着”,适合家庭资产配置和传承;而金融产品(如黄金ETF、期货)则更适合追求流动性和灵活性的投资者。此外,还需要考虑税收因素——在中国,个人买卖黄金ETF免征增值税,而实物黄金的销售则需要缴纳增值税,这一点在选择投资方式时需要特别注意。
美联储的货币政策是影响金价的重要因素。如果美联储在未来几个月内如期启动降息(市场普遍预计今年底前会有一次降息),那么美元将进一步走弱,实际利率(名义利率减去通胀率)也会下降,这将利好黄金价格。反之,如果降息幅度低于预期或推迟降息,金价可能会面临一定的回调压力。
目前,市场对全球经济衰退的担忧正在加剧。IMF最新发布的《世界经济展望报告》下调了2024年和2025年的全球经济增长预期,分别为3.0%和3.1%,低于此前的3.2%和3.3%。在经济衰退期间,企业盈利下滑,股市波动加大,黄金的避险需求将会进一步提升,支撑金价上行。
新兴市场国家的黄金需求是金价的重要支撑力量。例如,印度的黄金消费主要集中在婚礼季和宗教节日,每年10月至次年2月是消费旺季;而中国的黄金投资需求则在春节前后达到高峰。随着新兴市场经济的发展和中产阶级规模的扩大,黄金的消费和投资需求有望继续增长,为金价提供长期的支撑。
总体来看,当前黄金价格上涨是由多重因素共同驱动的,包括美元走弱、通胀压力、地缘政治风险等。对于投资者而言,黄金是一种重要的资产配置工具,可以帮助抵御通胀和系统性风险。然而,需要注意的是,黄金价格也存在波动性,短期内的回调是正常现象。因此,建议投资者根据自身的风险承受能力和投资目标,理性配置黄金,避免盲目跟风。
注:图为2023年至今伦敦金现货价走势,数据来源:彭博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