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国际黄金市场呈现震荡上行的态势。截至昨日收盘,纽约商品交易所黄金期货主力合约报收于1950.50美元/盎司,较前一交易日上涨12.30美元,涨幅达0.63%。伦敦现货黄金价格同步走高,盘中一度突破1960美元关口,最终收于1958.20美元/盎司,创近两周新高。世界黄金协会(WGC)发布的周度报告指出,本周黄金ETF持仓量增加5.2吨,总持仓量回升至980吨上方,显示机构投资者对黄金的配置意愿有所增强。
各国央行的黄金储备动态成为市场关注的焦点。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数据,2024年第二季度,中国央行连续第10个月增持黄金储备,累计增加约32吨,目前持有黄金规模达2136吨,位居全球第六位。俄罗斯央行也在持续扩大黄金储备,截至7月底,其黄金储备占外汇储备的比例已升至23%,较年初提升2个百分点。分析师认为,央行增持黄金的行为反映了各国对美元信用风险的担忧,以及对多元化储备资产的追求。
地缘政治不确定性始终是黄金的“天然催化剂”。近期中东地区局势持续紧张,以色列与黎巴嫩真主党之间的冲突升级,引发市场对能源供应中断的担忧。此外,俄乌冲突进入关键阶段,西方对俄罗斯的制裁措施不断加码,进一步推高了全球通胀预期。历史数据显示,当 geopolitical 风险事件发生时,黄金往往因避险属性而受到资金追捧,例如2014年克里米亚危机期间,金价曾单月上涨8%。
全球经济数据的波动直接影响金价的走势。上周公布的美国6月核心PCE物价指数同比增长2.6%,低于预期的2.8%,缓解了市场对美联储进一步加息的担忧,推动美元指数回落至101.50附近,为黄金提供了上行空间。不过,美联储主席鲍威尔在国会听证会上表示,抗通胀仍是首要任务,若经济数据持续改善,不排除年内再次加息的可能。这一表态使得市场对美联储政策的预期再度分化,金价短期内或维持区间震荡格局。
黄金的长期价值与实际利率密切相关。当实际利率(名义利率减去通胀率)为负时,持有黄金的机会成本降低,其吸引力显著提升。当前,尽管美国通胀有所回落,但仍高于美联储2%的目标水平,欧洲央行也维持鹰派立场,这使得实际利率处于低位。世界黄金协会的研究表明,过去十年间,实际利率每下降1个百分点,黄金价格平均上涨约150美元/盎司。
对于短线投资者而言,可重点关注技术面的支撑与阻力位。目前金价在1940-1960美元区间内震荡,若能有效突破1960美元,则有望测试1980美元的前期高点;若下破1940美元,则可能回调至1920美元附近。建议采用“逢低做多、逢高止盈”的策略,设置止损位以控制风险。
对于中长期投资者,黄金可作为资产组合中的“压舱石”。考虑到全球债务水平居高不下、地缘政治风险未消,黄金的抗通胀和避险功能将持续发挥重要作用。可通过购买实物黄金、黄金ETF或黄金矿业股票等方式参与,分散单一资产的风险。
需要注意的是,黄金市场受多种因素影响,波动性较大。投资者应避免盲目追涨杀跌,根据自身的风险承受能力制定合理的投资计划。同时,密切关注美联储政策动向、地缘政治进展以及经济数据发布,及时调整仓位。
黄金作为传统避险资产,在全球经济不确定性加剧的背景下,其投资价值愈发凸显。无论是短期交易还是长期配置,投资者都需结合市场动态和自身情况,理性决策。未来,随着各国央行储备结构调整和通胀压力的变化,黄金市场或将迎来更多机会。
(注:本文数据来源于世界黄金协会、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及纽约商品交易所,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